姓名:钟淑英
学位/职称:博士/副教授
研究领域:锂离子电池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新能源材料物理
个人简介:钟淑英,工学博士,副教授,物理学凝聚态专业硕士生导师。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项、主持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完成1项江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主持完成1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Colloid Interf. Sci.、J. Chem. Phys.、Phys. Chem. Chem. Phys.、Comp. Mater. Sci.、Chin. Phys. B、Int. J. Mod. Phys. B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791-88120370
电子邮箱:syzhong@jxnu.edu.cn
办公地址: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实验大楼西505
教育背景:
学士,物理教育,江西师范大学,2001年
硕士, 光学, 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博士,材料物理与化学,南昌大学,2016年
工作经历:
2022.12 - 至今:副教授,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2013.9 – 2022.11:讲师,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2006.11 – 2009.8:讲师,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2004.7 – 2006.10:助教,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江西师范大学
科研项目:
(1) 基于氧化石墨烯基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调控及储能机理研究, 江西省科技厅,2024.6-2027.6,主持
(2)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教育部,2020-2021,主持
(3) 锂硫电池中MXene固溶体基体材料的性能调控及其双金属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4.01-2026.12,参与
(4) 双预嵌元协同调控五氧化二钒层间结构及其多价离子输运的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1-2025.12,参与
(5) 理论研究(Li2O2)n团簇在石墨烯基催化基底上的分解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2.1-2025.12,参与。
学术成果:
(1) K. Fan, S. Zhong, Z. Hu, B. Xu, Y. Zhao, L. Sun, Z. Zhou, B. Sun, L. Tan, L. Wang, Efficient ion transport mode and stable Li+-interface induc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HA-SiO2 in PVDF-based electrolytes for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25
(2) Li Mei , Zhong Shu -Ying, Hu Jun -Ping, Sun Bao -Zhen, Xu Bo, Migration properties of Li+ in Li1+x AlxTi2–x(PO4)3, Acta Physica Sinica, 2024
(3) Wenjing Qin, SanQiu Liu, Shuying Zhong,and Bo Xu,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Ni-Co-based layered transition oxide LiNixCo1-xO2 for Li-ion Batteries from first principle,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2023
(4) Shu-Ying Zhong(钟淑英), Jing Shi(石晶), Wen-Wei Luo(罗文崴), and Xue-Ling Lei(雷雪玲), First-principles insight into Li and Na ion storage in graphene oxide, Chinese Physics B, 2019
(5) Hou, Binpeng, Lei, Xueling, Zhong, Shuying, Sun, Baozhen, Ouyang, Chuying, Dissociation of (Li2O2)(0,+) on graphene and boron-doped graphene: insights from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20
(6) Zheng Lu -Min, Zhong Shu -Ying, Xu Bo, Ouyang Chu -Ying,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rare-earth-doped cathode materials Li2MnO3 in Li-ion batteries, Acta Physica Sinica, 2019
(7) Gan, Zuoliang, Lei, Xueling, Wu, Wenjun, Zhong, Shuying, Lithium vacancy migration in Li2O2: From first principles studies,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2020
(8) Zhong, Shuying, Ning, Fanghua, Rao, Fengya, Lei, Xueling, Wu, Musheng, Zhou, Lang,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nitrogen and carbon monoxide adsorptions on silice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2016
荣誉与奖项:
(1) 第七届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中国电子学会,华东区一等奖,2020
(2) 第七届全国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中国电子学会,全国三等奖,2020
(3) 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华东区普源杯,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华东区二等奖,2024
(4) 2018-2020年全校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江西师范大学委员会,2020
所在课题组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计算材料物理团队简介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计算材料物理团队始建于2011年,团队致力于锂/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材料设计、计算及应用的基础研究。团队以锂离子电池领域著名学者欧阳楚英教授领衔。团队现有全职教师1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
团队创始/负责人欧阳楚英教授,师承国内“锂离子电池之父”陈立泉院士,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机理探索及改性方面获得多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团队核心成员徐波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着扎实的物理功底及活跃的学术思维,34岁成为江西师范大学最年轻教授。团队成员具有物理、化学和电子信息的学科背景,在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及材料结构与性能模拟等理论研究方面均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近年来,团队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Nat.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Sci.、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Natl. Sci. Rev.、Nano Energy、J. Mater. Chem. A、Phys. Rev. B等国际顶级和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批国家级课题14项(国基重点1项、“863”子课题1项、面上项目1项、地区项目10项、国基青年2项),省部级课题2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省自然科学奖3项,获得省级人才称号2人。
团队成立以来,培养了博士生6名,硕士生50余名,本科生20余名。其中5人获得了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科生几乎全部就攻读于985名校的硕士学位。硕士毕业生中,多人继续到北京大学、中科院、厦门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此外,大部分课题组培养的毕业生都往国内各能源企业公司就业,其中,2012届、2014界和2015届物理学硕士毕业生曾长安、龚鑫和王志强先后前往国内电池企业巨头——宁德时代(CATL)工作,这些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现都成为CATL的研发骨干。本团队与宁德时代联合成立了“江西师范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团队学生能够前往宁德时代21C实验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