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电学院学术科技月系列活动二:学术报告交流
发布时间: 2024-11-29 浏览次数: 10

为响应学校2024年研究生学术科技月活动的号召,理电学院积极行动,举办一系列学术报告,旨在丰富研究生的学术科技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

115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向剑副教授在我院做了题为《微观三轴-对振动集体哈密顿量对原子核低激发谱的研究》的学术报告。向教授引领学生深入探索了原子核物理学的前沿领域,探讨了原子核低激发谱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的六维集体哈密顿量。他的报告促进了学院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对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日下午,中山大学周恩付博士带来了题为《原子核Schiff矩与时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学术报告。周博士详细讲解了原子电偶极矩(EDM)研究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团队在计算原子核Schiff矩方面的最新进展。他的报告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5503e926d8d40560e41616032436d1c638536582056d2e8d97983b2d5e04a3

1126日下午,学院特邀本院陈安平老师做了题为《高水平论文发表的经验分享》的报告。陈老师近日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RL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文章。他从发表高水平论文的选题和构思、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投稿和修改论文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实用的建议和技巧,他的分享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陈老师也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思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

fc2c633a5268f6d62771bdacb21ec58

三次报告分享不仅拓宽了我院研究生的视野,也为物理研究和高水平论文发表提供了新思路。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我院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更强动力。